累計進站人數 :
658028
搜尋
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

北海合浦文化遺產——公館木魚和關聖大刀

北海合浦文化遺產——公館木魚和關聖大刀

發佈時間 12月 06日, 2019

合浦公館木魚。這種用客家話說唱的曲藝,至今有兩百多年歷史。此外,合浦的關聖大刀在嶺南地區也很有名氣,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目光。下面一起來欣賞一下當地的民俗風情吧。

「合浦公館木魚」的由來

「合浦公館木魚」(又名「牡丹花」、「金牡丹女」、「金牡丹」)是合浦人民群眾,特別是當地客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曲藝說唱形式。源於合浦廉湖書院(舊址在公館至曲樟途中,今曲樟鄉荷樹坪村路口處),伴隨民間傳說,廣為流傳。

合浦公館木魚又名「牡丹花」、「金牡丹女」、「金牡丹」。
合浦公館木魚又名「牡丹花」、「金牡丹女」、「金牡丹」。

「合浦公館木魚」曲調 

「合浦公館木魚」的基本樂句源於原始的「金牡丹」曲調。「金牡丹」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,上下兩句的前半段無固定的曲譜,遵循方言歌「問字要音」的法則,按唱詞文字的客家話讀音配譜。前半段的歌詞唱完後,緊接的是固定的尾腔和襯詞。上句尾腔的襯詞是:「那個呢呀金牡丹女哪。」下句尾腔的襯詞是:「牡丹花,一對鴛鴦對鳳凰哪。」這樣結構的句式易編、易記、朗朗上口,所以頗為客家人歡迎和接受。

如今的合浦公館木魚已將木魚調、客家山歌、快板、道白穿插運用於整個表演之中。
如今的合浦公館木魚已將木魚調、客家山歌、快板、道白穿插運用於整個表演之中。

傳唱至今的「合浦公館木魚」已經不再侷限於「牡丹花」這個單一的曲式,已將木魚調、客家山歌、快板、道白穿插運用於整個表演之中,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公館木魚作為說唱曲藝的曲調唱腔。

其歌詞、快板均以七言詩為主,偶有三、五字的詞律出現,多言極少見。措詞為當地客家的通俗語言,又基本符合漢語語法。唱詞、快板,甚至連道白都強調雙句押韻,並且要符合客家話的音韻。

合浦公館木魚歌詞、快板均以七言詩為主,偶有三、五字的詞律出現,多言極少見。
合浦公館木魚歌詞、快板均以七言詩為主,偶有三、五字的詞律出現,多言極少見。

公館木魚的歌詞節律和旋律句逗基本上是一致的,即在一個相對獨立的音樂片段「樂節」裡完整地演唱一個或幾個片語的歌詞,一個片語不會被分拆在兩個樂節裡演唱。常常在一個樂句中完整演唱一句歌詞,沒有「破句」、「重音倒置」與「倒字」的現象。由於歌詞與曲調採用「吻合型」的方式,字音結合非常緊密,與自然語言表達方式十分相近,所以很適合說唱曲藝的行腔要求,往往都能收到唱者流暢自然、聲情並茂,聽者通曉明白、心生共鳴的藝術效果。

公館木魚唱詞、快板,甚至連道白都強調雙句押韻,並且要符合客家話的音韻。
公館木魚唱詞、快板,甚至連道白都強調雙句押韻,並且要符合客家話的音韻。

因客家話具有良好的傳承性和穩定性,「公館木魚」在說唱過程中始終體現鮮明的客家文化色彩,具有中國詩性思維的民族文化傳統,以歌代言,以詩表意,充分體現曲藝表演的便利性、靈活性。

廖烈蓮為公館木魚第四代傳承人。
廖烈蓮為公館木魚第四代傳承人。

「合浦公館木魚」是用客家話說唱的一中曲藝形式,流傳於合浦縣公館、閘口、曲樟、白沙一帶客家人聚居地。已有200多年的歷史,是客家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主要表現形式之一,於2012年5月被列入廣西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
合浦公館木魚結構的句式易編、易記、朗朗上口,所以頗受客家人歡迎。
合浦公館木魚結構的句式易編、易記、朗朗上口,所以頗受客家人歡迎。
公館木魚在說唱過程中始終體現鮮明的客家文化色彩。
公館木魚在說唱過程中始終體現鮮明的客家文化色彩。

「合浦公館木魚」傳承人簡介 ​

廖烈蓮曾擔任世界客屬第24屆懇親大會北海北部灣藝術節總導演。
廖烈蓮曾擔任世界客屬第24屆懇親大會北海北部灣藝術節總導演。

廖烈蓮,合浦縣公館鎮人,公館木魚第四代傳承人,國家二級演員,廣西戲劇家協會會員、廣西曲藝家協會會員、北海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、合浦金牡丹藝術團團長。廖烈蓮自幼跟隨父母親學唱「公館木魚」(其父廖梓材先生為公館木魚第三代傳承人),在父母的指導下,學會了編寫「公館木魚」曲調,在各類文藝匯演中表演,多次獲得各種獎項。2011年12月,她擔任「世界客屬第24屆懇親大會北海北部灣藝術節」總導演,並主演自編的「公館木魚」等客家節目,受到專家和群眾讚揚和好評。為保護、傳承、利用「公館木魚」這個不可多得的「非遺」項目,傳承人廖烈蓮籌建成立了「公館木魚」傳承基地。

請點下方按鈕將網址複製,貼上微信發送給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