累計進站人數 :
656506
搜尋
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

百色舊州:多彩生活「繡」出來

百色舊州:多彩生活「繡」出來

發佈時間 09月 25日, 2019
遊客參觀舊州繡球一條街
遊客參觀舊州繡球一條街。

來到靖西市舊州街的遊客,每天都會看到一幅溫馨的畫面:老人們坐在家門口,一針一線地製作繡球,那認真又悠閒的神情,成為老街一道風景。

舊州街有上千年的歷史,是靖西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,也是該市保留壯民族習俗最完整的地區之一。繡球是舊州最著名的文化符號,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繡球。

1990年的舊州
1990年的舊州。

繡球在靖西,有一個美麗的傳說:很久以前,在一個壯族村落,男青年阿弟與姑娘阿秀相愛。一天,惡少被阿秀的美麗吸引,找上門來要帶走阿秀,阿秀和家人嚴詞拒絕。惡少惱羞成怒,把阿弟抓去投進牢房。因為思念心上人,阿秀哭瞎了雙眼,但她依然每天為阿弟織繡球。因為看不見,阿秀的手被針扎滿鮮血,浸到了繡球裡。織好繡球後,阿秀讓親人送給牢中的阿弟。阿弟把繡球掛上脖子的瞬間,紅光一閃,牢門自動打開。逃出牢房的阿弟帶著阿秀跑到一個山腳下,過上了幸福生活。由此,繡球就在這個壯族村落代代相傳。

「小時候,一邊聽著美麗的傳說,一邊看別人做繡球,不知不覺自己就學會了。」舊州街黃肖琴老人說。

改革開放後,有一天,黃肖琴帶著繡球到百色玩,有人看到了,想跟她買。回家後,她開始琢磨繡球的製作工藝和銷售管道,村裡人也跟著製作和售賣,慢慢地,舊州繡球開始為世人所熟悉。

在幾十年的繡球製作生涯中,黃肖琴不斷推陳出新,在傳統12瓣繡球基礎上設計出30瓣繡球,在平繡繡球的基礎上研製出堆繡繡球,使繡球更富有藝術性和觀賞性。1995年,她在首屆中華巧女手工藝術品大獎賽中獲獎,此後還榮獲了「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」、「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靖西壯族繡球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」等稱號。她的繡球遠銷美國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。獻禮港澳回歸、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大繡球均出自她的巧手。

近年來,舊州街群眾把製作繡球當作產業來發展,建立了繡球協會,對繡球製作者進行培訓,現在協會已經發展到800多人。如今,舊州繡球年產量達到50多萬個,銷售收入達1000多萬元。

踏著舊州街的青石板路,看到的是由繡球「繡」出來的多彩生活。

繡球是靖西市舊州最著名的特色產業
繡球是靖西市舊州最著名的特色產業。

兩年前,靖西市新發展投資集團決定全面升級改造舊州景區。如今在舊州街入口,一個繡球雕塑即將拆架,沿街外立面改造正在推進中。「重點挖掘繡球文化、壯族『那』文化,爭取將文化和旅遊結合起來,共同發展。」新發展集團董事長楊召宇介紹,由集團帶頭組建民宿,形成規模,讓村民有了新的致富路徑。

舊州街婦女主任趙曉蕾帶著記者參觀了兩間由古民居改成的民宿。「撫摸著青石砌成的牆體,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;坐在窗前看書,陽光斜射下來,感覺整個心靈都在回歸。」一位女遊客對民宿讚不絕口。

「因為有了繡球,有了遊客,我們早早就脫貧了,80%以上人家都有了小汽車。」趙曉蕾說,壯家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精彩!

請點下方按鈕將網址複製,貼上微信發送給好友